始建于1910年(宣统二年)的长春文庙小学(长春市第三实验小学)坐落在长春孔子文化园东区,是一所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百年老校。近年来以其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而闻名,因师资雄厚、设施齐备、特色鲜明、管理规范、以文化人的品质赢得口碑,办学声誉不断攀升。
学校现有21个教学班,780名学生,61名教师。近年来,文庙小学作为长春市首批新优质学校,凭借毗邻先贤圣地文庙的地缘优势,以传统文化教育为特色,秉承“文化立校、质量强校、品牌兴校”的发展理念,以帮助学生打好语言文字基础、增强文化认知、拓展兴趣爱好、提升道德修养、培养和美少年为目标,围绕“三礼、四节、五活动”的特色校本课程,广泛开展各级各类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挖掘顺应教育规律与兼顾个体差异、顺应时代发展与兼顾家长需求的结合点,深入实施“和美教育”育人工程,精心打造传统文化教育品牌,探索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一、古韵飘香的校园环境
文庙小学占地面积10166㎡,建筑面积6007㎡。校园校舍的建筑风格与孔子文化园区一致,在外观上形成了中国古代园林庙宇式古建风格,在校园内设计了孔子圣迹图、校训石、名人墙,撷取了古今中外名人经典故事及中国儒家思想精髓典故,古朴大方的教学楼、融合古今中外文化的校园围墙、雕梁绘柱的校园长廊和休闲凉亭都呈现出传统与现代融合、雅致与动感相依、文化与教育共存的特点,彰显学校独有的特色文化氛围。教学楼内部新、老三室及各功能教室一应俱全、功能齐备,书法教室、古筝教室、国学教室等校本特色教室更是学校特色化办学的有力保障。
二、和乐尚美的学校文化
在长春文庙小学,从建筑、特色景观到装修装饰,都体现出传统经典教育与现代技术手段相映生辉,传统经典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既有无声的熏陶和感染,更有有形的引导和教育,处处凸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校园和美,国韵飘香。
学校的办学核心理念是:和乐尚美。“和乐”包含着为人之道,即和谐、快乐,强调的是过程。“尚美”包含着做事之道,即崇尚、至美,强调的是境界。“和美教育”作为核心理念包含了做人和做事两个方面的价值观念,是学校师生的共同追求。
教育理念:和美教育
教育目标:为学生创造美好未来
学校精神:和乐尚美
校训:和合共生 美美与共
校风:乐道 乐业 乐思 乐学
教风:尚礼 尚新 尚研 尚雅
学风:美志 美德 美心 美行
“和美教育”文化体系的构建旨在让学校充满生机与活力,成为师生的家园、乐园,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都充满自豪感。和美理念的提出使学校更加具有了品牌学校的识别度。
三、德高技强的教师队伍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第一要务。学校以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高教师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为核心,以全面提升教师培训质量为主线,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使教师在教育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与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要求,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学校以共同体建设、专题培训、课题引领、课例研究、阅读分享、教师工作坊做为教师发展路径,以师徒结对制、集中研修制、同课异构制、入校指导制三大发展机制为依托,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设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学校文化,通过启动教师专业发展方案、深化校本培训、实施校本科研、青蓝工程、改进教研组等措施,整合教师专业知识,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使教师不断自我更新、自主发展、自我实现。
目前,学校有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骨干教师7人,区级骨干教师12人,校级骨干教师17人,省科研骨干教师5人。这支金字塔式的教师队伍勤奋踏实、专研上进,加之学校科学规范的管理,得到了家长及社会的广泛认可。
四、儒养心灵的特色课程
文庙小学校本课程的建设,秉承“和乐尚美”的办学理念,立足校情,着眼未来,把学校的特色、教师的特长、学生的兴趣有机融合,充分利用家长优势、社会资源开发丰富、多元的家长课堂、社团课程、研学课程等校本课程,满足学生的需求,最终实现和美教育的育人目标。
学生是课程的直接感受者,他们的经验与体验价值直接关系着课程建设的成败。学校在有教师、学生、家长参与的民意调查后,进行数据分析与整理,根据学生的需求、学校的特色与优势,围绕和美教育的发展理念,开设基础类、特色类、拓展类和综合类等六大类,共计33个社团课程。
以传统经典诵读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以非遗文化为辅助内容的专业特长课程、以增长文化见识为目标的研学行走课程,囊括了传统文化教育、传统艺术教育、中华武术教育及本土特色教育,孩子们在古筝、竹笛、绘画、书法、武术、茶艺、围棋等社团课程与活动,增长知识、锻炼能力、陶冶情操、体验幸福。
五、传承经典的学生活动
学校丰富的特色校本活动,在古典建筑的映衬下、在优雅文化的熏陶下、在生态和美的校园中孩子们尽情地品美、知美、探美,在活动中找到了民族的根,获得了民族精神的源动力,也赋予了学校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新的内涵。
“三礼”——开笔礼、祭孔礼、毕业礼
1.开笔礼:每年秋季开学第一周,学校都会为全体新生通过过泮桥、正衣冠、点朱砂等一系列环节,举行启蒙开笔礼。
2.祭孔礼:每年9月28日,学校组织学生通过诵读、吟唱、古乐器演奏等形式,祭祀孔子,感受儒家思想,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3.毕业礼:每年七月中旬,毕业生们通过此仪式,回顾校园点滴,祈福锦绣未来。
“四节”——音乐节、体育节、读书节、英语节
1.读书节:每年四月都是为期一个月的读书节活动,旨在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连年的图书大集活动,深受家长、学生的喜爱。
2.体育节:金秋九月,学校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体素质情况,设置不同的趣味项目,旨在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和灵敏睿智。
3.音乐节:每年十一月,举办音乐节。学生通过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等展示自己的才艺。
4.英语节:每年十二月,根据不同年级段开展不同形式的英语沙龙活动。
“五活动”——元旦迎新、清明诵读、端午民俗、六一主题、中秋书画
1.元旦迎新:每年十二月末,家长、学生与教师共同辞旧迎新,整个校园弥漫着和谐的气氛。
2.清明诵读:清明时节,祭奠英烈。学生通过诵读来缅怀英烈、珍惜当下。
3.端午民俗:每年五月份,我们开展包粽子、吹糖人儿、剪纸等体验民俗传统文化的端午民俗活动。
4.六一主题:每年六一,我们开展游园、参观、体验、拓展等活动。
5.中秋书画:每年九月,我们开展书浓情、画深意的中秋书画活动。
六、硕果累累的办学成果
学校内部践行着“和谐、和气、和心、和乐、和美、和合”的六和理念。领导、教师、学生、家长一条龙合作一日值班带班服务,体现和谐;古筝、武术、国画、书法、古诗词等系列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体现和乐;互动、生态的课堂教学体现和美;学校家庭友好、教师学生友爱,社区学校合作体现和气;传统特色课程、特色活动、特色体验、特色模式的高度融合体现了和合。
学校注重内涵发展,获得多项殊荣:
全国少儿美术书法摄影集体一等奖
全国青少年书画及文学作品大赛先进集体
全国孔子学堂
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省绿色生态学校
省教育科研基地学校
省校园武术特色校
市新优质学校
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
市依法治校示范校
市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
市中华经典教育工程试点学校
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示范学校
市书香校园基地学校
市常规管理先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