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教育新闻

集群集优 共建共享 整体推动 优质发展——长春市教育局召开全市义务教育集优化发展阶段成果展示会

时间:2021-12-29 16:24 来源:长春市教育局
【字体: 打印

  为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和《长春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三期)暨集优化发展行动计划》,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优质学校带动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整体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12月27日,长春市教育局在南关区103中学召开了全市义务教育集优化发展阶段性成果展示会,分享经验做法,开展引领示范,促进共同提高,推动全市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市教育局副局长李亚君出席会议。 

   

  李亚君充分肯定了各地各校义务教育集优化发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深入分析了当前义务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基础上,他强调:一要深刻总结成果经验,充分认识集优发展的战略价值。要充分肯定和总结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经验”,不断放大和延展优质资源的辐射效能,把集优化作为推进“十四五”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路径;要大力支持和引导强区名校主动引领的“典型经验”,推动相对优质学校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更好发挥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把集优化作为实现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要积极弘扬和辐射各地各校务实创新的 “实战经验”,继续打破城乡壁垒、区域壁垒、学段壁垒,办好每一所百姓家门口的学校,把集优化作为解决百姓在教育领域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抓手。二要紧扣优质均衡目标,认真落实集优发展的重点举措。重点在“四个探索”上发力:积极探索乡村教育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全力促进教研领域“一对一”帮扶模式的常态化和专业化,促进乡镇学校化劣势为优势、化优势为胜势;积极探索校长教师柔性流动的交流机制,积极引导优秀校长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有序流动,缩小城乡、校际教师队伍水平差距;积极探索教育教学减负提质的高效模式,加强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指导,全力做好学生课业负担的“减法”和学生学习效率的“加法”;积极探索线下线上融合联动的发展体系,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推进集优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共用、集成再创。三要持续强化各方保障,深入谋划集优发展的未来路径。要放大集优发展的格局,形成校、区、市三级联动的协调机制,突破区域“各自为战”、学校“单打独斗”的发展瓶颈,在规划、资金、人才等方面统筹部署,形成上下协同、区域联动、共同提升的发展格局。要探索集优发展的最佳模式,让强校之间互为目标和借鉴,探索组建“强强联盟”,实施“同类互助”,构建“交叉集群”。要持续巩固和深化现有成果,争取各方更多支持,推动建立更为完善的部门联动、经费投入、专家支持等推进机制,实现更大范围的优质均衡;构建立体教研体系,充分发挥教研部门服务教育教学、服务教师成长、服务管理决策的作用,推动更深层次的专业引领;强化一线实践阵地,持续加强校长能力提升、校内激励作用和社会资源拓展,激发共建共进、共享共荣、百花齐放、更具活力的义务教育发展新态。 

   

  会议组织观看了全市17个县(市)区、开发区义务教育集优化发展阶段性成果视频短片,朝阳区、南关区、二道区、宽城区、绿园区、长春新区、经开区、净月区、农安县等进行了集优化发展主题展示。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长春市基础教育集优化发展特聘专家邬志辉对集优发展工作进行点评。 

   

  吉林省教育厅、长春市教育局相关处室(部门)负责同志,各县(市)区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负责人,全市义务教育部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代表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