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长春市中考化学试题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考生的价值引领。试题命制以“守正创新,稳中求变”为核心理念,严格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强调素养导向,突出关键能力考查,加强学段衔接,引导依标教学,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和教学导向功能。
一、精选问题情境,彰显育人价值
试题立足化学学科特点,精选与材料、环境、能源、生命等社会热点密切相关的真实情境素材,体现了化学学科在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作用的同时,考查了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选取中华传统文化成果,增强文化自信
试题选取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情境。第1题以《天工开物》中制砖工艺为背景,考查学科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第11题以《化学鉴原》为背景,在创译元素名称的过程中展现了徐寿的卓越智慧。第13题以中国古代“五行学说”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
2.选取我国最新科研成果,树立环保意识
试题通过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关注资源循环利用与绿色化学理念。第15题以我国科学家李灿院士团队的领先研究成果为素材,在展现我国化学领域先进成果、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激发学生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3.选取化学学科应用成果,体现学科价值
试题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第3、7、8、9、12、14题,选择了伊通河水净化、医用冷敷袋、农业选种等真实且富有启迪性的素材,兼顾了学科知识的考查和应用价值的体现。
二、遵循课程标准,促进教考衔接
1.加强教考衔接,引导教学提质
试题以课程标准和新版教材为命题依据,遵循学业质量要求、关注教材变化,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各类实验、实践活动、课后练习、调查研究和资料卡片等内容,减少机械记忆性试题比例,运用多种简明扼要、信息丰富的图表,考查了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第6题以“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此实验新教材中新增的相关图标为情境,凸显了化学实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第8题以跨学科实践活动“水质监测及自制净水器”为情境,全面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7题是对教材课后练习的创新性改编,引导教学回归教材的同时深入挖掘知识本质,引导师生把精力放在讲透、学懂课程主干内容上,实现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有效促进了教考衔接。
2.注重实验考查,回归学科本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试题注重对基础实验和探究实验的考查。第4、16题,既考查了实验基础操作的规范性,又强调了对实验细节的精准把握。第17题则运用数字化实验手段,基于信息分析及数据解读,促使学生从定性观察实验向定量分析实验发展。
三、聚焦核心素养,关注学生发展
试题着眼学生未来,突出了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考查,着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发挥了考试引导教学变革的重要功能。
试题素养导向鲜明,模块融合显著,通过情境创新与多层次、多角度的设问,全面考查学生的科学观念、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推动教学方式从知识灌输转向思维培养,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能力跃升。
试题关注化学模型的建构与应用、基本观念的树立。第10、15题利用“价类二维图”“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将零散的物质、复杂的变化建构成简洁、可视的模型,帮助学生形成物质转化观、元素守恒观等化学观念。
试题突出对学生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的考查。第9、17题,设问层层递进,学生需要通过对图文信息综合分析和相关数据的加工应用,深度思考并做出判断,最后通过逻辑缜密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实现了对理解与辨析能力、分析与推测能力、归纳与论证能力、探究与创新能力的考查。
综上所述,长春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科学规范、层次分明、主题突出。试题符合新课标要求,体现新教材变化,为初中化学教学提供了“依标教学、关注素养、联系实际”的明确导向,对推进化学课程改革与“双减”坚实落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初审:于子然 复审:马德刚 终审:李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