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长春市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推动中小学“科技型校园”创建,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增强科学创新精神、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营造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和良好风尚,10月17日,长春市中小学创建“科技型校园”推进会在双阳区滨河实验学校召开。
会议由长春市科协副主席刘成斌主持。长春市双阳区委副书记史延文、长春市教育局副局长崔国涛、长春市双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贾秀丽、长春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徐恭才、双阳区科协主席白岩宝、双阳区教育局局长王金瑞出席会议。长春市各县(市、区)教育局、科协主管领导,双阳区中小学校长、分管校长及部分教师代表共计150余人参加会议。
会前,全体人员参观了滨河实验学校科技课堂和科技长廊。在学校科技作品和学生科创活动展示区,长春市第150中学、长春市第162中学、长春市第152中学、长春市第157中学、双阳区第一实验小学、双阳区前城小学、双阳区滨河实验学校及“清晨阳光”智慧教育校外团队8个科技展区为与会人员展示了学校科技教育创新成果和科技教育前沿发展趋势。
会议部分包括五个环节,首先由双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贾秀丽致辞,随后由与会领导向双阳区教育局和双阳区7所中小学颁发了“长春市青少年科普教育示范区”和“长春市‘科技型校园’”荣誉奖牌。
在科技微论坛环节,由双阳区部分学校领导、科技辅导员带来了科技微论坛——《微课堂·点亮科技梦》,鲜活的事例、质朴的讲述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双阳科技教育发展图景,展示了双阳科技教育工作者的执着坚守和潜心求索,从无到有,从芽苞初放到枝叶葱茏,双阳科技教育一直在路上。
经验介绍环节,由双阳区教育局、朝阳区教育局、双阳区滨河实验学校、长春市第56中学、宽城区宋家小学、长春市第162中学分别做了科技教育工作经验汇报,使与会人员了解到长春市中小学科技教育事业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因为“横”有教育、科技部门对科技教育明确的目标定位和有序的发展规划,“纵”有从教育行政部门、到直属学校、到乡镇中心校再到村级小学的“一条龙”科技教育发展梯队,“横纵”联合、目标一致、上下一心,科技蓝图才会愈发绚烂,未来也必将更加耀眼夺目。
最后,长春市教育局副局长崔国涛做了总结讲话。他指出,创建“科技型校园”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科技活动进校园科普实践,造就未来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科技教育在农村学校和温馨村小取得切实成效,真正体现了“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孩子同享一片蓝天”。针对学校科技教育工作,他着重讲了四点意见,一是充分发挥学科课程载体作用。着力开发综合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使科学知识实现从“无形”到“有行”再到“无形”的转化。 二是积极开展科学知识普及教育。要坚持因地制宜、重在普及、兼顾提高,广泛开展科普教育实践活动,从改变科技教育理念入手,丰富实践载体,引导孩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三是加强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要从科技实践活动中发现、选拔具有创造性潜质的中小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和培养,尤其对在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的科技特长生,要搭建贯通学段、共享资源、共育人才、持续系统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平台。四是加强中小学科技教师队伍建设。要强化师资保障,全市各中小学要配备专职科技课程教师和兼职科技辅导员,将科技教育专兼职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师资培训体系和继续教育体系,提升科技课教师和科技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