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4日,朝阳区教师进修学校召开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教研工作部署会暨教研员定点调研工作启动会,重点部署教研模式创新举措,以充分发挥教研员专业指导与引领作用,持续提升教师教研能力与学科专业素养,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李广贤、进修学校全体教研员、区属各中小学教学副校长参加会议。
会上公布了《朝阳区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教研员定点调研活动方案》。方案紧扣“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优质均衡发展”核心目标,明确由进修学校中教部、小教部、综合部教研员组建专项团队,自9月起,以“每周一定点入校”为固定模式,通过听课评课、指导集体备课、与教师座谈交流、摸底新课标落实情况等形式,破解教学难点问题;同时针对常规调研反馈问题开展“回头看”,推动教研从“广覆盖”向“深扎根”转变,最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教学研究新范式,让教研力量真正扎根课堂、服务教师。方案从调研时间、学科覆盖范围,到每位教研员的分工职责,均逐一明确、细化到人,确保各学段调研无死角、全覆盖,切实将精准教研要求落到实处。

会议重点强调师生书写指导工作,要求各中小学高度重视学生书写指导,明确一至九年级各学段的任务与侧重点。同时,需扎实推进教师书写基本功训练,教研员在听评课过程中,将教师板书设计与书写规范情况纳入评价范畴。会议提出,教研员和校级领导应在AI智能辅助教学方面先行一步,深入研究教学适配度,指导教师合理运用AI开展备课、个性化教学及学情分析,引领教师提升AI教学应用能力。

李广贤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发挥教研团队专业力量是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的关键举措,需锚定三大方向:一是锚定核心问题,聚焦部分教师教材挖掘不深、新课标落地效果欠佳等短板,将定点调研作为破题关键;二是压实两类责任,教研员需从“指导者”转变为“一线参与者”,深入课堂精准诊断问题,搭建教师差异化成长平台;各中小学教学副校长要扛起学校教研“第一责任人”职责,统筹制定校本教研方案,推动教研成果转化;三是赋能区域发展,未来将融合“定点+校本”教研,构建“发现—解决—跟踪—优化”的教研闭环,为朝阳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下一步,全体教研员将发挥积极作用,以精准教研为抓手,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夯实课堂教学根基,全力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初审:明彤 复审:李春影 终审:徐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