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校园新闻

新老对接明晰方向,继往开来再创辉煌——长春二实验中学新老高三经验交流会

时间:2023-06-25 14:00 来源: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
【字体: 打印

  2024年高考的战鼓已擂响,新高三学子亦已踏上备考征程!为科学谋划、高效落实高考备考工作,践行李国荣校长提出的"五有”工作模式,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6月20日,我校组织召开新老高三经验交流会。本次交流会,李国荣校长高度重视,亲自谋划部署,2023届九大学科教师精心研备、悉心分享、薪火相传、凝心聚智,助力2024届高考。
管理层会议
  在管理层交流会上,张德辉副校长提出期许:每个年级各有优势特长,年级之间需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张贤春主任从以下几个方面分享经验:一要坚持常规化的教学工作的持续性。对学生及老师要求到位,管理到位,并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二是年级管理层包保到班。日常给予关注,阶段性进行指导。三是抓好班主任与备课组的管理。及时召开班主任指导会与备课组长协调会,协调队伍管理,确保工作的有效开展与落实。四是注重尖子生的培养,实行了“青云计划”。各层次班型确定“青云计划”的培养对象,阶段性进行调整,代表班级进行成绩PK。年级前140名尖子生,每次考试都集中安排,营造氛围感。五是分层进行教学管理。抓尖子生的辅导,也要注重一本率的保障与提高,还注重学组的调动。六是及时捕捉备考信息。邀请高考专家对学生及老师进行备考指导,使复习精准高效。七是注重对重点学生的关注,如理科尖子生的语文成绩的培优补差,学生心理问题的调适等。
  邢顺利副主任和周阳副主任也做有益补充与无私的分享。
  新高三年级马进助理和左代代主任及副主任李建、韩英群认真听取了分享,并针对具体细节工作的开展与落实进行探讨。马进助理对几位主任的分享表示感谢,并表示收获颇丰,会将先进经验融入到年级管理之中,精进高效地执行落实,为明年的高考再创辉煌蓄势聚力。
语文学科
  朱莉组长、于静波老师、陈涛老师、汪苗老师等分别为新高三教师分析高考备考策略,他们强调:
  1.语言情境中培根铸魂。无情境不命题,培养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思维考查中启智增慧。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思辨能力的培养。
  3.在考教衔接中以考促教。关注教材的单元导语、单元任务及学习活动。如新课标Ⅱ卷的信息类文本阅读Ⅰ与教材中“家乡文化生活”“整本书阅读”单元关联;关联统编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如文言文阅读的词义理解试题衔接教材内容;关联统编教材中的选篇,如新课标Ⅱ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关联鲁迅《社戏》、沈从文《边城》等。
  4.深研命题中心四套高考试题,致力于培养核心素养,不可机械刷题。关注教育前沿省份的模拟试题,敏锐捕捉新思路新形势。
数学学科
  马再兴组长带领刘兆君老师、魏超老师等分享了2023年高考的信息:试卷结构、题型设置、分值分配与2022年高考基本保持一致,试题运算量和难度有所下降,选择题和填空题比较平和,解答题稍难,全面考察了六大核心素养。针对新高考的趋势,在接下来我们2024届的备考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基础强化知识落实:在一轮复习中带领学生牢记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方法,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图,为二轮复习能力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2、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教师在实际授课中,应更重视知识的生成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变教学思想,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反刷题反套路:机械刷题和套路化学习越来越难适应高考变革,学生要通过做题去体会出题人的意图和要考察的知识与能力,以及需要落实的数学核心素养。我们的教学重心真正要做到从知识走向能力素养,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从结果走向思维过程。
英语学科
  孔德霞组长回顾了2023届高三备课组的工作,从科学的备课规划、系统的复习资料到备课团队的协作等几个方面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他们制定了科学的学年规划、分阶段计划以及细致的周教学任务,真正做到备考精细化、系统化、规范化。
  王淼老师和李洋老师也分享了他们对于阅读和写作专项的处理方法。要想打好高三英语复习战,必须要以日常教学计划、复习材料、课件制作三个方面为抓手,日常教学计划要实现精细化、具体化,落实到位;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备课组要集体研讨、科学决策;集思广益,资源共享;紧跟趋势,高效备考。
物理学科
  菊花主任做了《深耕新课标新教材 实现新高考新突破》报告,提出高考物理复习计划的建议,从四个方向进行指导:析——新高考试题特点;悟——新高考命题理念;探——核心素养的落实;思——复习备考的策略。
  徐南老师做了《把握高考试题特点、精准复习 ——2023年高考物理学科试题分析》报告,本次讲座对2023年高考物理学科试题进行了逐题分析,回归教材,归纳本源,分析新教材老高考是一种平稳过渡性教考模式,具有方向标的意义,教师授课要注重物理研究方法,注重经典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化学学科
  2023届老师从学情分析、夯实要点、具体措施及材料使用、回归教材和计划安排五个方面展开,具体地讲解了高三学生的学情、高考要点及备考的重点难点,并结合实例作以详细的教学方法说明,细致入微的讲解,精准备考的措施及总结到位的方法都足以说明本届高三备考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在交流互动环节中,各位老师就高考的考向及提高备考效率召开讨论。相信在宝贵经验的指导下,新一届化学老师定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高质量地开展高三备考工作。
生物学科
  张宇宁组长总结了高三一年的备考经验,她强调:一、引入技术革新,培养创新意识;二、关注农业生产,弘扬劳动教育;三、凸显健康理念,倡导科学运动;四、借助开放题目,鼓励科学思维;五、利用科学实验,倡导探究精神;六、关注教材变化,落实核心素养。为提高教学水平,2023届教师给出建议:一、注重回归教材,引导夯实基础;二、重视情境教学,提升核心素养;三、加强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综合能力等能力培养。
历史学科
  沈国华老师以新课标、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思想、学生认知结构为依据,阐述三个轮次的复习计划。具体注重夯实基础,突破重点;注重新旧教材结合,融会贯通;注重把握历史发展脉络,提升历史思维;注重回归教材,研究高考真题。从课前集体备课、课中高效课堂,课后答疑辅导三个层面,具体落实复习目标。相信新高三历史老师定能通力协作,守正创新,再创佳绩。
政治学科
  赛莉曼组长为新高三教师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经验分享:
  1.基本指导思想:以课标为本、以课本为源、全面掌握知识。在复习中,利用思维导图,读“薄”课本,同时展开思维导图,读“厚”课本,全面掌握课本知识。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课本上。
  2.明确考试要求,掌握考试特点,提高做题的针对性。做选择题时,要注意积累选择题的常见“陷阱”,看清设问,结合试题的情境、设问以及所涉及的知识选出选项。主观题要积累主观题答题语言,结合设问和具体知识作答。
  3.理清知识主线,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系统知识。首先是把握基本概念。其次是理解知识间的基本关系,加强对知识的整合,理清知识主线,构筑知识体系,从而形成以知识的整体把握,形成系统知识。最后还要适当拓宽拓深课本知识,挖掘发现知识。
  4.关注热点,掌握重点,提高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作为国家级考试,必然要体现国家意志,试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因此,这就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还要走出书本和课堂,重视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动态,关注国内外重点热点问题,运用教材原理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分析,真正领会其实质,学以致用。
地理学科
  曹阳组长对2023年高考地理学科试题进行了分析,回归教材,归纳本源,分析新教材老高考是一种平稳过渡性教考模式,具有方向标的意义,教师授课要注重地理素养的培养,注重学科本质的教学。曹阳老师做了《聚焦新高考 起航新征程》的讲座,提出高考地理复习计划的建议,强调在新高考背景下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地理核心素养为纲,完成“教书”向“育人”转变,积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接会是相互学习的平台。新高三教师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迎接高三复习备考,在学习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新老高三教师交流会是我校的优良传统,旨在传承经验,创新教学,集中智慧,温故知新。本次交流会充分发挥了以老带新的传导作用,凝心聚力,薪火传承,使我校2024届高三年级备考工作百尺竿头思更进,策马扬鞭自奋蹄!全体高三师生会脚踏实地复习,倾力备考,在新的征程中续写学校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