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校园新闻

【全人八中 • 和怡教学】青蓝同辉传匠心,薪火相传耀杏坛——长春八中开展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

时间:2023-06-26 08:51 来源:八中
【字体: 打印

  青年教师的成长决定着学校的未来,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增强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效推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助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我校于6月15日-21日开展了“长春八中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
  本次活动,张洪波校长、王晶副校长、教学部门领导全程听课指导,学科教研组长以及其他教师一同参加听评课,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本次汇报课活动共有十八位青年教师参加。教师们十分珍惜这次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相互学习的机会,他们精研新课标、设计“扶学”案、“辅学”单,他们虚心向师父请教、组内反复磨课、匠心持续精进,每一位教师力求将新课程理念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充分展示各自的风采与专业底蕴。
  各学科组在集体备课、教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优势和教学特色,并结合班情、学情,认真准备,精心设计,充分挖掘新教材内涵。
  高一物理组魏卓宁老师授课题目是《动量守恒专题——滑块木板模型》,本节课教学先回顾用动力学解决此类习题的方法,再从动量和能量的原理分析此类模型。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多思维解决滑块木板模型这类问题,而且能让同学们建立起动力学、能量和动量的三个基本观点之间的联系。同时在整个课堂构建中体现了“扶学”思想,在屏幕上展示同学们的做题结果,和全体同学一起分析解题过程,极大地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热忱。
  高一物理组刘畅老师授课课题目是《碰撞专题——弹簧小球模型》,本节课教学设计从弹性碰撞的物理模型出发,教学过程自然流畅,问题设置层次分明,由浅入深,生生间、师生间有辩论、有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先扶后放”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学科素养的提升!
  高一化学组仇鸿佳老师授课题目是《反应热与焓变》从学科本质挖掘反应热及焓变的实质,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巧妙。能够把“扶放教学”的模式合理地与化学课堂教学相融合,扶放适时、适度、适当。整节课教学内容呈现条理清晰,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从热力学角度引导学生探究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进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合理的前扶和侧扶,使得学生在“放”时更有效、更高效。整节课的精心的教学活动设计使学生具有更高的参与度。是一节高效的、有生成的好课!
  高一化学组张博老师授课题目是《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能熟练掌握热化学方式的书写。整节课老师通过一系列题目的设置,不断接触热化学方程式书写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多种情况,突破了本节课这一难点。本节课课堂结构设计严谨有序,教学过渡自然,教学方法得当,老师主要以讲练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一步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层层递进的方法,让学生更加能够感受到每一个过程的获得途径以及所表示的价值。本节课充分反映了张博老师扎实的基本功,教学中教态自如,语言清晰,表达准确。
  高一心理组董晓琦老师的授课题目是《探索自我——MBTI测试课程》,凸显心理味儿,在选题上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特征,抓住学生的心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针对教学目标,合理有效的开展教学。在细节之处更是凸显心理的味道,无论是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回应上,还是活动的设置上,都体现了一位心理教师应有的素养。在本节课中董老师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活动中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使学生把心理课所获取的心理体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指导实践。一节真的好课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心理课看似简单,但简单的背后是深深的沉淀。
  高一语文组黄雅薇老师的授课题目是《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以屠呦呦颁奖词引入,让学生为新闻拟标题,划出关键词,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由于科普文素材的特殊性,以学生为主体略读并概括文章大意,进而在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题。同时,感受语言逻辑思维之美,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感知科学精神的伟大,提高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借助视频,感知中国医学的博大精深,体会医学研究精神,体会屠呦呦团队伟大卓越、百折不挠的科学家精神。最后拟写颁奖词,学生学有感悟,读写结合。本课紧紧围绕语文核心素养进行扶放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家精神、热爱科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实现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
  高二地理组陈立雪老师的授课题目是《中国是否应该发展核能》,设计的是开放式思考的课堂教学活动,既有让学生“伸伸手”、“翘翘脚”就可以分析和领略的地理知识问题,又利用课堂展示、辩论赛等课堂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高度,老师作为无形的“手”在学生的思维碰撞点恰到好处的进行扶助。陈老师在进行地理教学的同时,又紧跟世界时事,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从而上升到“资源安全、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国家命运主题,充分地体现了地理核心素养的教育。这是一堂成功的体现“扶放”教学理念的课堂。
  高二生物组刘佳欣老师的授课题目是《细胞呼吸的方式和过程》这节课是一节高三复习课,教学目标设计遵循课标要求,核心素养目标包括通过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进一步学会控制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能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并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其他研究活动;形成生物学的物质和能量观,并尝试运用这一观念解释细胞的生命活动。这节复习课更注重思维宽度的提升,与整体知识的衔接与延伸,通过自主合作总结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让学生自己去发掘考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高一体育组李俊霖老师的授课题目是《足球——脚内侧传球》,课程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教师口令明确,学生队形调动流畅,场地布置及器材运用合理。教学中,教师动作示范规范,讲解清楚,语言简练易懂。教学环节设计合理,学练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一数学组徐浩然老师的授课题目是《古典概型》,这节课能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设计了新颖有效的数学问题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风格和教育教学设计理念都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和做法,整节课堂充分体现“先扶后放”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整个教学过程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灵活有效,容量合理,重点突出,教态大方语言规范,清晰简练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熟练应用多媒体,板书工整、言简意赅、层次清晰,驾驭课堂游刃有余,整堂课让人耳目一新。
  高一数学组纪航老师的授课题目是《古典概型》这节课,通过生活中抛骰子、掷硬币和扑克牌的游戏引入,分析事件的构成,得出古典概型的特点,以及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教师课前精心准备游戏,构建数学情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在例题和习题处理中,给学生自由探索,自由摸索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尝试找到答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一年生物组白露老师的授课题目为《人类遗传病》,这节课教学目标设计合理,并且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围绕目标展开教学。设计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举例贴切,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回答。充分利用辅学单,将教学内容问题化,情境化,充分落实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关键能力.多媒体使用恰当,板书规范工整,语言精练,逻辑性强。教学过程重视预设,更重视课堂生成。科学使用教材,让学生阅读教材的重点段落,并在课堂上体现了育人的思想,培养学生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高一生物组周婷婷老师的授课题目是《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这节课,导入生动有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后能对学生及时评价,具有激励性。知识点落实具体清晰,能够回归教材利用好教材,课程设计逻辑思维清晰,能将教学内容问题化,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学现象,学生对知识能很好地掌握,生成性非常好,多媒体利用恰当,语言表达流畅准确,板书逻辑清晰字迹工整,课程内容合理节奏张弛有度,教学环节完整。作为刚参加工作一年的青年教师,课堂呈现十分精彩,未来可期。
  高二生物组徐梦琪老师的授课题目是《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教学结构完整,重难点突出讲解清晰,教师注重实验过程的复习,引导学生思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生物体中酶的作用和重要性讲解得清晰明了。教师语言精炼,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方式多种多样,课堂上能够与学生积极互动,内容设置上,也体现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二语文组潘怡辰老师的授课题目是《望海潮》以诵读为基础,以学习任务为依托,训练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表达能力;在群文的比较阅读和诗词的仿写创作中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诗词真正与学生的主观审美相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精准的“扶”与“放”,充分培养了学生学科思维品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高二生物组王语诗老师的授课题目是《细胞的能量“货币”ATP》,充分利用“师生讨论”“生生讨论”,在已有知识储备基础上拓展延伸,紧密联系整个高中生物学知识点,体现了教学的系统性。整堂课语言精炼,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也非常注重学生表述能力的训练。整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是一堂优秀的一轮复习示范课。
  高一历史组任杰老师的授课题目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本节课既有精心的教学设计,又给学生和教师留有足够的发挥空间,充分体现了“先扶后放”的教学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扶放结合,扶放适度 ,既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够在最关键处有效地、恰到好处地给学生以扶助和引导,课堂充满生机,高效实用,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历史、感悟历史,获取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实现了情感价值观的升华。
  高一信息技术组汲龙昊老师的授课题目是《运用选择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他通过自制的“光控灯”教具导入新课,联系日常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编写QQ登录界面程序,引导学生掌握选择结构的基本语法,同时设置分层次任务,使学有余力的学生继续探索选择结构的深层次用法。这节课很好地践行了八中的“扶学”思想和“先扶后放”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思维及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次汇报展示活动,不仅为青年教师的学习与交流搭建了平台,也为建设充满活力、业务精湛的学科团队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磨炼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此次汇报课总结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自我省察的平台,调动了青年教师不断学习、共同提高的积极性。希望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能在实践中不断思索,在思索中不断前行,在教育之路上发出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