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校园新闻

【学习型学校·教研活动】吉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暨长春市普通高中第六联盟校思政研讨会成功举行

时间:2025-11-18 06:48 来源: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
【字体: 打印

  承上启下筑根基,同向同行铸灵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同时也为扎实推进我校李晓天书记提出的“1166”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年11月17日下午,“吉林省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学展示暨长春市普通高中第六联盟校思政研讨会在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成功举行。
  本次活动出席的领导和专家有: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春燕院长、杨红星书记、郑寰宇教授,长春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政治学科教研员王殿臣老师,长春市第七中学杨东副校长,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高级中学孔繁东副校长,长春市第九中学吴丹主任,长春市一三六中学陈秉华主任,长春市九台区营城第一高级中学张国华主任,长春市第一实验东光学校张广博校长和张敬波副校长,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李晓天书记、张德辉副校长、荣忠副校长、马进副校长,还有来自长春市普通高中第六联盟校的思政学科教师。
  活动由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思政学科主任杜博老师主持。
  活动第一项由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张德辉副校长讲话。张校长代表李晓天书记及学校领导班子,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联盟校的领导和思政课教师们致以热烈的欢迎。张校长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这为我们指明了育人方向。今天,我们以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主题开展专项研讨,既是对党中央教育方针的坚决贯彻,也是深化合作、共促育人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始终将思政教育摆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我们深入推进晓天书记提出的“1166”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不断探索初高中思政教育的衔接路径。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将以此次研讨为契机,认真吸纳各位的宝贵经验,持续完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方案。希望联盟校能够以此次活动为纽带,进一步加强思政教育领域的常态化合作。
  活动第二项由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初中思政教师王岩和高中思政教师苏晓庆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主题进行一体化授课。
  王岩老师授课题目为《探寻白山松水 开启吉林文化之旅》以吉林地域文化为载体,依托真实情境中的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考察探究中理解文化传承的深层意义。通过费曼课堂进行研学路线展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培养学生文化自信。衔接小学阶段的文化感知基础,为高中文化思辨做好铺垫,契合思政一体化“螺旋上升”理念。
  苏晓庆老师以“民族精神赋能科技突破”为主线,紧扣“如何以精神之力破科技难关”总议题展开课堂。她先带领学生探究红旗CA72轿车的“民族精神密码”,引导学生从具象案例中解锁民族精神支撑科技发展的时代逻辑;再通过设置“科技智囊团”任务,组织学生围绕高端芯片封锁难题研讨突围方案,将抽象的民族精神转化为具体实践策略;全程以互动探究为核心,既推动学生实现知识内化与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落地。
  活动第三项由王岩老师和苏晓庆老师进行说课展示。王岩老师结合授课内容通过思政一体化、教材、学情、“1+1+X+AI”教学模式探索、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六个板块进行说课,深入阐述如何以AI赋能课堂教学,实现学生主体性与文化深度的双向激活。通过“1+1+X+AI”教学模式,精准构建情境化学习路径,引导学生在真实文化场域中开展探究,推动知识建构与价值认同的有机融合,彰显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的实践智慧。
  苏晓庆老师用《以精神之力破科技难关》为题说课,从教学理念、教情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六大维度系统展开。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融合“1+1+X+AI”教学模式与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理念。整个课程设计全程聚焦知识内化与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既引导学生读懂精神赋能科技的逻辑,更点燃其科技报国的青春志向,尽显思政课“文化铸魂、科技赋能”的育人魅力!
  活动第四项由来自长春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政治学科教研员王殿臣老师进行点评。他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主题,分享了对两节思政展示课的体会与思考。王老师指出,大中小学思政课融合向前发展,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两节课围绕“中华民族精神”核心主题,通过研学实践、AI技术等创新方式,将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强化价值引领与实践性,课程设计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与家国情怀培养,旨在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统一,推动思政课向生活化、综合化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活动第五项由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寰宇教授以《“新十六字方针”的历史逻辑》为题目进行了精彩的讲座,他以丰富的方法和生动的案例展现出深厚的教学功底,传递出对教学的热情和专注,深深感染了现场教师。郑教授在讲座中分享了结合新时代发展中国法治进程,指出法律体系建成后需要科学立法,执法要严格且有温度,司法需提升效率与公正性。同时强调全民需增强责任意识,还提及劳动教养制度废除等相关法治事件。教师们纷纷表示这是一次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受益匪浅,今后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要求,厚植知识、涵养德行,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活动第六项由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春燕院长进行讲话。她分享了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思考与感悟。观摩初、高中思政课堂后,发现中小学课堂互动氛围浓厚、充分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且智慧教学等现代技术手段运用娴熟,这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学习方向。陈院长指出,推动高校与中小学教师双向走进彼此课堂,深化互动交流,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协同配合、相互了解,才能实现学段贯通、螺旋上升的思政教育目标,切实提升思政课育人质量。
  最后,由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李晓天书记做活动总结。李晓天书记首先对支持本次活动的长春理工大学领导及专家、长春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专家、长春市普通高中第六联盟校的各校领导和参会老师表示感谢。李晓天书记强调,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是国家高度重视的育人工程,需涵盖小、初、高、大各学段,做好体系化、制度化设计并深挖落实。他希望联盟校携手合作、集思广益,借鉴“大学—政府—学校”三方结合模式,将活动打造成全国精品,切实落实好“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这一国家战略。最后,在热烈掌声中,“吉林省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学展示活动圆满结束!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思政课教学要准确把握不同学段的目标定位及教学规律,合理呈现各学段思政课的教学形式,让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有节奏、有目标地协同推进,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每一份研讨成果,都是深耕课堂的收获;每一次交流探讨,都是专业成长的阶梯。在继续推进李晓天书记提出的“1166”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过程中要不断融合“1+1+X+AI”教学模式,不断让思政课兼具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激发广大学生投身强国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初审:胡明浩  复审:张德辉  终审:李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