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建设幸福长春大会精神,让春城百姓共享教育发展改革成果,2月21日,市教育局局长梁国超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布置全年教育民生工作任务。市教育局局领导班子成员、各处室及教辅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君正在建设幸福长春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对年度教育民生实事逐条逐项加以分解,清晰界定了工作任务、具体目标、政策措施、责任主体、实施步骤、完成时限,使每项任务都有了明确的推进路线图和时间表。
市委、市政府《2017年建设幸福长春行动计划》确定100项民生实事,涉教民生包括脱贫攻坚、教育惠民、平安建设三大方面共12项实事。
梁国超在专题会议上特殊强调了三个问题:
一是态度决定力度,切实增强思想和行动自觉。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检验教育工作的成效,最终要看春城百姓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没有教育民生的持续改善,一切教育工作都将失去意义。
他指出,教育是民生之基,事关春城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公平、事关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全市100项民生实事中教育占比十分之一强,充分印证了教育在全局工作中的重要摆位,确切说明了教育在百姓心目中的特殊份量,实现年度任务可谓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务必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牢牢站稳群众立场、体现为民情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真正把群众装在心里,把使命铭刻胸中,把责任扛在肩上,以担当赢得百姓信任,以担当体现对党忠诚,保质保量地完成全年教育民生任务,给组织、给百姓交上一份满分答卷。
二是思路决定出路,切实谋好篇布好局。他强调,教育民生工作千头万绪、永无竣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情况、新问题又不断涌现,百姓教育新诉求也不断增强,因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动教育民生工作的持续稳步改善。全市教育系统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君正书记讲话精神,大力践行创新理念,激发教育民生工作内生动力;大力践行协调理念,协同提升教育民生工作整体成效;大力践行绿色理念,确保教育民生改善可持续;大力践行开放理念,汇聚教育民生工作蓬勃活力;大力践行共享理念,增强教育民生普惠效果。
他指出,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和处理好教育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既要把教育蛋糕做大做优,又要把教育蛋糕切分好切公平;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既要防止“目中无人” 、尸位素餐、无所作为,又要防止开“空头支票”、搞面子工程;坚持普惠与突出特惠关系,既要推动教育发展改革成果共享共有,又要针对教育特殊群体特殊帮扶,筑牢教育民生保障底线;坚持行政主导和社会参与关系,既要切实发挥教育行政主导作用,不断增强教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又要以创新思维和举措,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关系,既要着力解决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民生问题,让群众获得具体实在的实惠,又要遵循规律,放眼长远,谋划解决深层次教育民生体制和机制、体系完善等问题。
三是细节决定成败,切实把任务落细落小落实。他强调,“一步行动胜过半打纲领”,“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今年教育民生总体思路已经廓清,目标任务已然明确,工作责任已经敲定,要牢固树立“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思想,紧紧依托“抢抓机遇、创新发展”主题实践活动载体,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确保教育民生工作开花结果,确保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全市教育系统落地生根。
就健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他强调,要强化责任落实,做到项项制定工作方案、人人明确工作责任、层层签定“军令状”,并纳为一把手工程;要强化跟踪问效,健全调度、督办机制,做到月督办、季通报、年考评,推动把落实教育民生工作纳入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对下级督政的重要内容,主动接受上级机关、社会各界和春城百姓监督;要强化舆论引导,全方位、多角度传播市委、市政府各项教育惠民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充分保障百姓知情权,引导合理预期,既要使百姓获益、又要让百姓满意,共同营造良好教育发展生态,合力打造教育民生改善升级版。
附:2017年长春市教育民生工作任务清单
2017年长春市教育民生工作任务清单
年度任务一: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园幼儿和就读于农村幼儿园的低保家庭幼儿按照1000元/年/生标准给予生活补助;对就读小学、初中、高中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及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学生按照1000元/年/生标准给予生活补助;对就读大学(含大专、高职)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按照2000元/年/生标准给予生活补助。
工作目标:严格落实年度资助政策,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进一步完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及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学生(幼儿)救助体系,确保完成教育脱贫攻坚任务,不让一个中小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
年度任务二:对就读中职学校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习相关费用并给予每月800元生活补助。
工作目标:严格落实年度就读中职学校建档立卡农村困难家庭学生补助政策,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保证其顺利完成学业、学得一技之长、掌握谋生本领。
年度任务三:按农村贫困群众需求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
工作目标:落实精准扶贫计划,开设职业教育“扶贫超市”,组织推动职业院校开展技能培训,办好长春数字化学习港,推动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不断拓展教育功能,开辟教育领域,提升教育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
年度任务四:启动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增18所普惠性幼儿园,增加普惠性幼儿学位3000个。
工作目标:联合相关部门出台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公益性、普惠性原则,坚持公办、民办幼儿园共同发展,新增普惠性幼儿园18所、增加学位3000个,使普惠性幼儿园数量达到730所,加快补齐学前教育短板,不断提升保教质量,切实减轻家庭负担。
年度任务五:改造提升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打造“温馨村小”100所。
工作目标:按照“打造温馨校园、塑造温馨班级、实施温馨关怀、开发温馨课程、举办温馨菜园、营造温馨课堂、建设温馨食堂、建造温馨宿舍”“八个温馨”创建内容,年内完成100所温馨村小建设任务,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年度任务六:启动8所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新增10000个义务教育学位,逐步解决新城区居民子女入学问题。
工作目标:统筹城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完善义务教育学校网点布局,加快补齐由于城市扩张带来的教育资源缺口,新建8所义务教育学校,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合法入学权益,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年度任务七:在全市城区小学全面实施学生课后免费托管服务“蓓蕾计划”,着力破解学生放学后、家长下班前孩子难以接回、无人看管问题。
工作目标:推出小学生免费托管服务“蓓蕾计划”,以服务学生、家庭和社会为宗旨,集结、整合学校、家庭、社会资源,着力破解“三点半”难题,解除群众后顾之忧,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年度任务八:启动名师开放型在线辅导“云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便捷的网络学习资源。
工作目标:发挥优质高中联盟与大学区资源辐射作用,统筹全市网络学习资源,持续推动“名师云课”建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着力破解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问题,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年度任务九:实施“强师计划”,招聘优秀教育人才充实到教学一线,提高中小学教学水平,推进教育均等化。
工作目标:持续推进 “强师计划”,面向国家教育部属六所师范大学选拔优秀师范毕业生充实到教育教学第一线,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持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年度任务十:免除全市所有特殊教育学校(机构)学生(含幼儿)、晨光学校学生在校期间的餐费、交通费;对公办特殊教育学校高中阶段学生实行免费教育。
工作目标:严格落实经费政策,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办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学生享有同等待遇,持续改善特殊教育学校(机构)学生(幼儿)学习、生活条件,全面提升特殊教育保障水平,切实减轻家长身心压力和经济负担。
年度任务十一:启动九台特殊教育学校异地新建项目,提供约200个面向全市的特殊教育学位。
工作目标:按照市区共建共用、区管区护模式,加快推动九台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建设,尽快补齐特殊教育资源缺口。
年度任务十二:配合市公安局对全市城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加密补点,逐步提高视频监控覆盖率。
工作目标:协同市公安局,推动乡镇级(不含)以上地区中小学(幼儿园)视频监控覆盖,并与当地公安视频监控系统互联互通,建立健全校园安全联防联治、群防群治机制,构建学生安全防火墙,确保教育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