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长春市教育局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吉林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刘占山,省教育厅副厅长战高峰,市教育局局长梁国超,吉林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于志晶,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长春市职业与成人研究指导中心及市教育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签字仪式。
根据长春市教育局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达成的协议,双方将依托长春合隆职教园区,以职业教育文化建设为引领,创新长春合隆职教园区内涵建设发展模式,支持和引导大学、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共建新型园区,集中多种资源建设一批产教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文化品牌,倾心打造以“文化+”“互联网+”为特征的职业教育产业园区“升级版”,实现以学校为核心的“学校+企业”型园区向以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教育+产业”型园区转型。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把长春合隆职教园区建成以职业教育文化传播为核心,集人才培养、职业培训、创新创业、信息资源服务、职业体验和终身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示范基地,努力打造全国首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文化建设示范区。
根据长春市教育局与吉林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达成的协议,市教育局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吉林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团队,对长春合隆职业教育园区未来一个时期(重点在2017—2020年)建设与发展进行科学论证,提出清晰和可行的建设发展目标和操作方案。
市教育局局长梁国超指出,通过职业教育文化实验区建设,有利于厚植民族文化、历史文化、行业文化、职业文化、双创文化等文化优势,提高技能型人才的文化修为、文化素养和文化人格;有利于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社会环境,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有利于职业院校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中国制造2025”的伟大实践,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推动长春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撑。
梁国超强调,要站在立德树人这个角度和高度来谋划试验区建设,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把职业学校办在工业园区里、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把工匠精神刻在学生的心上、把创新意识融入到学生的血液中,使之成为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创业的试验区。要本着对国家负责、对孩子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落实好各项建设任务。
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刘占山指出,国家教育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2030实现教育现代化远景目标。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提升职业教育水平,打造世界先进水平的职业教育体系,目标宏伟,职业教育支撑战略目标的实现,为经济转型、技术升级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打造文化主题职业教育园区,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工匠精神有着战略意义。他强调,学会将发挥平台优势,全力支持首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文化试验区建设,助推长春市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
省教育厅副厅长战高峰强调,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文化实验区是一件大事,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文化主题,做好文化融合与发展,推进文化育人,带动长春市、吉林省职业教育发展,省教育厅全力支持试验区建设。
吉林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表示,省中心会邀请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刘占山牵头组建专家团队,以育人为本,围绕职业教育文化建设、文化传播开展长春合隆职教园区规划和论证,为中国首个以文化为主题的职教园区做好定位和发展规划,提升长春职业教育的国内影响力和社会吸引力,打造中国职业教育文化品牌。